![]() 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及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單元
专利摘要:
一種高壓均質機藉由在高壓下使包括由微小固體或其類似物構成之材料之懸浮液以高速通過小徑孔而分割該材料。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包括:固定部件,其在其中具有材料導入通道;及可移動部件,其在固定部件之軸方向上與固定部件相對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噴射閥之孔由配設於固定部件之面對材料導入通道之末端的端面與可移動部件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的與固定部件相對之末端處之端面之間的徑向上之細小間隙構成。孔經由環形碰撞壁與材料處理通道連通。 公开号:TW201323757A 申请号:TW101147939 申请日:2008-02-27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Shigeo Ando;Masao Ando;Toyoroku Ando 申请人:Shigeo Ando;Masao Ando;Toyoroku Ando; IPC主号:D21D5-00
专利说明:
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及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單元 本發明係關於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及噴射閥單元。該均質機用於分割食品材料、化學品、藥品、各種合成樹脂及其類似物。 本申請案係根據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07-258749號,該案之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習知地,舉例而言,在造紙工業或其類似領域中存在藉由在高壓下使懸浮液以高速通過小徑孔而分割包括纖維狀纖維素的懸浮液中之材料之習知高壓均質機(例如,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經審查專利申請公開案第S60-19921號 然而,使用描述於專利文獻1中之習知高壓均質機的方法為藉由在高壓下使作為材料之纖維狀纖維素之懸浮液通過形成於閥座與閥元件之間的小徑孔而以較大壓降分割材料。藉由具有活塞之缸的驅動力或藉由用於調節內部壓力之彈簧的擠壓力來將閥按壓至閥座上。因此,難以保持孔之細小間隙,且分割材料之製程精確性不良。另外,若孔間隙過窄,則懸浮液中之材料易於卡在孔中從而影響分割過程。另一方面,若孔間隙過寬,則分割精確性受到損害。 另外,當懸浮液為黏性的時,具有細小間隙之孔易於堵塞以使得材料之分割得不到執行。另外,當孔堵塞時,有必要拆卸高壓均質機且清洗均質機之內部且再次裝配均質機。因此,不易於維護均質機。 另外,在使用缸之驅動力以將閥按壓至閥座上之均質機中,難以一點一點地控制缸以形成細小孔間隙,且該均質機不適於連續運作。另一方面,在使用彈簧之擠壓力的均質機中,難以選擇具有合適擠壓力之彈簧,且可能無法完全打開或關閉閥。因此,待處理之材料可能洩漏,或可能難以產生高壓。因此,分割過程之效率降低。 另外,組成閥之零件易於受損,且其機械壽命較短。因此,均質機之維護不容易且昂貴。 因此,本發明之目標為提供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及噴射閥單元以允許易於保持孔之細小間隙,且防止材料洩漏。另外,即使在懸浮液為黏性的時,其孔亦不堵塞以使得有效且精確地執行分割。另外,其結構較為簡單以減少零件之磨蝕及損壞,因此機械壽命較長,且易於交換其零件。 為了達到目標,根據本發明,提供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其包含:一固定部件,其在其中具有一材料導入通道;及一可移動部件,其在固定部件之軸方向上與固定部件相對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其中噴射閥之一孔由配設於固定部件之面對材料導入通道之一末端的端面與可移動部件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的與固定部件相對之一末端處之端面之間的細小間隙構成,且其中該孔經由形成於孔之外部周邊上的碰撞壁而與配設於二次側處之材料處理通道連通。 較佳地,噴射閥進一步包括:一壓力感應器,其用於檢知增壓機械區之壓縮壓力為一預定壓力;及一馬達,其作為一驅動源以根據該壓力感應器所檢知得之檢知信號來正向或反向旋轉該可移動部件、搖動可移動部件或振動可移動部件。 較佳地,固定部件及可移動部件收納於一缸殼體中,其中在其一側配設與材料導入通道連通之材料導入口,且在其另一側配設與孔連通之材料排出口。 較佳地,固定部件為收納於缸殼體中之一閥座。 較佳地,可移動部件為一軸閥,該軸閥經由一輥軸承部件而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支撐於缸殼體中,且藉由馬達之驅動力而經由配置於其另一端處之旋轉傳動部件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 較佳地,可移動部件之一頂端鬆動地插入至固定部件之小徑收納孔洞中。 較佳地,在可移動部件之一頂端部上形成具有相對於軸線之小傾角之外周邊壁,且將該頂端部鬆動地插入至內周邊壁傾斜的小徑收納孔洞中。 較佳地,外周邊壁之傾角為相對於軸線一至二十度。 較佳地,藉由一缸之擠壓力而相對於固定部件向前或向後稍稍移動可移動部件從而調節該孔之間隙寬度,該缸配設於軸閥在軸方向上之另一端的一延長線上。 較佳地,該頂端為由燒結碳化物製成,且藉由將一安裝螺栓之頂端旋緊至可移動部件中而在可移動部件之內部軸的方向上可拆卸地安裝至可移動部件之頂端部件。 較佳地,將與材料導入通道連通之材料導入口配設於缸殼體之一側,將材料排出口配設於孔之後方,在缸殼體之內部形成用於藉由相對於閥座向前或向後移動可移動部件而調節該孔之間隙的方向切換通道,將缸殼體在軸方向上劃分為若干個缸殼體區塊且該等缸殼體區塊經由連接部件在軸方向上彼此連接。 較佳地,缸殼體藉由在軸方向上至少連接以下元件而經組態:一缸殼體區塊,其具有用於設定內部壓力調節閥之區域,在該區域中形成該孔;另一缸殼體區塊,其具有用於導入動力之區域,在其中經由旋轉傳動零件而導入馬達之驅動力;及另一缸區塊,其具有方向切換通道,在該方向切換通道中形成用於藉由施加壓力而使可移動部件朝向作為固定部件之閥座移動的前進壓力導入通道及/或用於藉由施加壓力而使可移動部件移離閥座之後退壓力導入通道。 較佳地,自缸殼體區塊中之一者的一側或兩側突出之複數個導桿經由軸承在軸方向上可移動地穿過其他缸殼體區塊。在解除藉由連接部件進行之連接後,其他缸殼體區塊由導桿導引而彼此分離。 較佳地,在分散、乳化、霧化材料或使材料之細胞破碎之正常時間中,在藉由導桿以可移動方式支撐若干缸殼體區塊的同時,該等缸殼體區塊藉由連接部件而連接且以不可移動方式配設於支撐桿在其一寬度方向上之大致中間的一設定位置處,該等支撐桿經配置於一安裝基座之左右方。另外,藉由一升降缸以可上升方式支撐缸殼體區塊或連接部件中之任一者與其他者相對。另外,在交換零件或清洗噴射閥之內部之時間中,將缸殼體區塊或連接部件中之任一者相對於其他者以可上升方式升高至缸殼體區塊之一移動容許高度。 較佳地,連接部件經由與缸殼體區塊分離之支撐桿在其寬度方向上安裝至一架設於缸殼體區塊之上部部分或下部部分的橋接連桿。另外,橋接連桿在寬度方向上的一側經由一樞軸以可樞轉方式安裝於安裝基座上,且橋接連桿在寬度方向上的另一側接合至升降缸之一缸桿。另外,在交換零件或清洗噴射閥之內部之時間中,連接部件以一移動容許高度以可傾斜方式關於該樞軸而經安裝以允許定位於設定位置處的缸殼體區塊藉由升降缸之驅動而自設定位置水平移動。 較佳地,連接部件為待旋緊至缸殼體區塊中且以可分離方式與缸殼體區塊整合的複數個螺栓。 較佳地,連接部件為夾緊缸,該等夾緊缸用以將自移動容許位置向下移動該設定位置的缸殼體區塊接合至安裝基座上,或將缸殼體區塊夾緊於一下降位置處,其中該等連接部件相對於該等固定缸殼體區塊自移動容許位置下降至設定位置。 較佳地,可移動部件具有形成於可移動部件之大致中間處的外部周邊上以承受來自形成於缸殼體上之前進壓力導入通道的壓力之第一溢出部及形成於可移動部件之後側處的外部周邊上以承受來自前進壓力導入通道之壓力及來自後退壓力導入通道之壓力的第二溢出部。 較佳地,旋轉傳動零件為包括安裝於馬達軸上之驅動齒輪的齒輪,或由安裝於馬達軸上之驅動滑輪及形成於可移動部件之外部周邊上的被動滑輪以及圍繞驅動滑輪及被動滑輪而捲繞之動力傳動帶構成。 較佳地,孔具有小於0.01 mm之間隙。 較佳地,孔之內部壓力經調節為高壓。 較佳地,馬達在10轉/分至100轉/分之範圍內旋轉以使作為可移動部件之軸閥扭轉。 較佳地,輥軸承部件由滾珠軸承、止推軸承、輥軸承、在表面上具有一含油之多孔部的砲銅軸承或其組合中之任一者組成。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單元,其包含:一固定部件,其在一缸殼體中具有一材料導入通道;及一可移動部件,其在固定部件之軸方向上與固定部件相對以可正向及反向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其中噴射閥之一孔由配設於固定部件之面對材料導入通道之末端的端面與可移動部件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的與固定部件相對之末端處之端面之間的細小間隙構成,且其中該孔經由形成於外部周邊處的碰撞壁而與配設於二次側處之材料處理通道連通。 較佳地,噴射閥單元進一步包括:一頂端部件,其由燒結碳化物製成,且藉由將一安裝螺栓之頂端旋緊至該頂端部件中而可拆卸地安裝至可移動部件,在可移動部件之內部軸的方向上將該安裝螺栓插入至可移動部件中。 較佳地,可移動部件為一軸閥,該軸閥經由一輥軸承部件而支撐於缸殼體中,且藉由馬達之驅動力而經由配置於其另一端處之旋轉傳動部件以可正向及反向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 較佳地,在可移動部件之頂端部或頂端部件上形成具有相對於軸線之小傾角之外周邊壁,且將頂端部或頂端部件鬆動地插入至內周邊壁傾斜的固定部件之小徑收納孔洞中。 較佳地,外周邊壁之傾角為相對於軸線一至二十度。 較佳地,將缸殼體在軸方向上劃分為若干個缸殼體區塊,且經由連接部件在軸方向上使缸殼體區塊彼此連接。另外,自缸殼體區塊中之一者的一側或兩側突出之複數個導桿經由軸承在軸方向上可移動地穿過其他缸殼體區塊。在解除藉由連接部件進行之連接後,其他缸殼體區塊由導桿導引而彼此分離。 較佳地,連接部件為待旋緊至缸殼體區塊中且以可分離方式與缸殼體區塊整合的複數個螺栓。 較佳地,連接部件為夾緊缸,該等夾緊缸用以接合下降位置處的缸殼體區塊,其中該若干缸殼體區塊向下移動至基座。 在閱讀以下詳細描述連同隨附圖式之後,本發明之此等及其他目標、特徵及優勢即會變得較為顯而易見。 將參看圖式闡述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實施例。 高壓均質機藉由在高壓下使懸浮液2以高速通過形成於高壓均質化機械區1上的小徑孔3而分散、乳化或分割材料G,或分解其膜。此處,懸浮液2包括由微小固體、纖維狀纖維素、單元或其類似物構成之材料G。 第一實施例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包括:固定部件5,其在其中具有材料導入通道4;及可移動部件6,其在可移動部件6之軸方向I上與固定部件5相對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其中噴射閥之孔3由配設於固定部件5之面對材料導入通道4之末端的端面5a與可移動部件6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6的與固定部件5相對之末端處之端面6a之間的細小間隙K構成,且其中孔3經由形成於孔3之外部周邊上的碰撞壁7而與配設於二次側處之材料處理通道8連通。 作為固定部件5,在第一實施例中使用閥座VS。 關於材料G,在包括番茄調味醬、油、諸如奶油或酸奶之乳製品、冰飲料、果汁飲料、湯及嬰兒食品之食品領域中,列出包括於作為半成品或成品之懸浮液2中的諸如各種混合劑、纖維狀纖維素及酪蛋白之固體作為實例。另外,在化學及美容產品或其他工業產品之領域中,列出包括於作為半成品或成品之懸浮液2或乳化液中的各種顏料、磁粉、礦物質、碳粉或其類似物之固體作為實例。另外,在藥物領域中,列出包括於作為半成品或成品之懸浮液2或乳化液中的礦物質、天然藥物或其類似物之固體作為實例。另外,在玻璃工業領域中,列出包括於液體玻璃中之顏料、礦物質或其類似物之微小固體作為實例。另外,在合成樹脂工業領域中,列出包括於液體熱塑性樹脂中的諸如顏料、碳、礦物質、塑化劑、增強纖維或陶瓷之礦物質材料作為實例。另外,在造紙工業領域中,列出包括於製造過程中之懸浮液2中的纖維狀纖維素之固體作為實例。另外,在病理學研究實驗室中,列出包括於懸浮液2中的諸如大腸埃希氏菌或酵母或微生物細胞之真菌作為實例。 如圖1所示,在第一實施例中,孔3經由形成於孔3之外部周邊上的碰撞壁7而與配設於二次側處之材料處理通道8連通。另外,孔具有小於0.01 mm之間隙K。孔3之小於0.01 mm的微小間隙K形成於固定部件5之端面5a與可移動部件6之端面6a之間的原因為材料G之無意洩漏得到防止,且材料G被以高精度分割。 另外,將孔3之內部壓力調節為諸如70 MPa至350 MPa或350 MPa以上之高壓。因此,藉由在高壓下自孔3迅速排出材料G,藉由較大壓差而以高精度分割材料G。 另外,固定部件5及可移動部件6收納於缸殼體11中,其中在其一側配設與材料導入通道4連通之材料導入口9,且在其另一側配設與孔3連通之材料排出口10。將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在高壓下自連接至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未圖示之增壓機械區抽吸之懸浮液2供應至材料導入口9。 另外,可移動部件6為以大體上圓柱形而形成之軸閥12。截圓錐12a形成於軸閥12之頂端處。在軸閥12之頂端側形成大直徑零件12b。此軸閥12經由輥軸承部件13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支撐於缸殼體11中,且藉由馬達M之驅動力而經由配置於其另一端處之旋轉傳動部件14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將頂端部件12c配合至軸閥12之頂端中。在頂端部件12c前方形成可移動部件6之端面6a。小徑收納孔洞11a形成於缸殼體11中且與材料處理通道8連通以用於以可移動且可旋轉之方式收納截圓錐12a。大直徑收納孔洞11b形成於缸殼體11中且與小徑收納孔洞11a連通。軸閥12之大直徑零件12b以可移動且可旋轉之方式收納於大直徑收納孔洞11b中。另外,根據第一實施例,馬達M以可正向及反向旋轉之方式驅動軸閥12。然而,馬達M可以可搖動或振動之方式驅動軸閥12。另外,根據本發明,馬達M之類型不受限。 頂端部件12c由金屬、金屬陶瓷或其類似物製成。當懸浮液2包括硬礦物質、固體、碳或其類似物時,較佳地,頂端部件12c由燒結碳化物製成。燒結碳化物可由(諸如)Wc-Co合金、WC-TiC-Co合金、WC-TiC-Ta(Nb)C-Co合金或其類似物製成,其係藉由燒結週期系統之2a、3a、4a族金屬(例如,Ti、Zr、Hf、V、Nb、Ta、Cr、Mo、W)之碳化物粒子連同鐵族金屬(諸如Fe、Co、Ni)之接合材料而製成。另外,頂端部件12c可藉由以諸如Ti(CN)、AI2O3之陶瓷覆蓋燒結碳化物而製成。另外,頂端部件12c可由TiC-Ni燒結碳化物製成。另外,碰撞壁7可由上文描述之燒結碳化物中之一者製成。 停止器15以具有凸緣之大體上環形形狀而形成。藉由將形成於停止器15之外部周邊上其頂側處的外螺紋零件15a旋緊至形成於缸殼體11之大直徑收納孔洞11b的內部周邊上其後側處之內螺紋零件11c中而以可旋轉方式將軸閥12安裝至缸殼體11之內部。停止板16經由轂板15A與停止器15重疊且藉由複數個螺栓V1而以可拆卸方式安裝至停止器15。 另外,根據第一實施例,馬達M在10轉/分至100轉/分之範圍內正向或反向旋轉從而將旋轉力傳動至作為可移動部件之軸閥12。因此,即使當懸浮液2為黏性的時,孔3亦不被材料G堵塞,且材料G被以高精度有效分割。 旋轉傳動部件14由作為驅動軸的馬達M之馬達軸17、安裝於馬達軸17上之滑輪18、安裝於軸閥12之另一端上作為收納側之滑輪19以及圍繞滑輪18、19捲繞之帶20構成。 另外,根據第一實施例,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支撐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的輥軸承部件13係由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支撐軸閥12之實質上的中心之外部周邊之止推軸承13A,以及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支撐軸閥12之外部周邊(在其前側及後側)的滾珠軸承13B構成。然而,所示輥軸承部件13僅為實例。輥軸承部件13可為輥軸承,在表面上具有含油之多孔部的砲銅軸承或彼等軸承之組合。 將缸30配設於軸閥12在軸方向I上之另一端的延長線上。配設此缸30以在軸方向I上按壓軸閥12。因此,藉由在軸方向I上相對於固定部件5之端面5a使可移動部件6之端面6a接近或移開而調節孔3之間隙K。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由上文描述之內容構成。高壓均質機藉由在高壓下使包括材料G(其由微小固體、纖維狀纖維素、單元或其類似物製成)之懸浮液2以高速通過形成於高壓均質化機械區1上的小徑孔3而分散、乳化或分割材料G,或分解其膜。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包括:固定部件5,其在其中具有材料導入通道4;及可移動部件6,其在可移動部件6之軸方向I上與固定部件5相對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噴射閥之孔3由徑向R上(例如)小於0.01 mm之細小間隙K構成,該細小間隙K配設於固定部件5之面對材料導入通道4之末端的端面5a與可移動部件6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6的與固定部件5相對之末端處的端面6a之間。因此,在高壓下自孔3迅速排出之材料G藉由較大壓差而分散,且藉由與形成於孔3之外部周邊上的環形碰撞壁7碰撞而被分割。 另外,因為孔3由配設於固定部件5之端面5a與可移動部件6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6的與固定部件5相對之末端處之端面6a之間的(例如)小於0.01 mm之細小間隙K構成,所以材料G之無意洩漏得到防止,且材料G被以高精度分割或處理。 另外,因為孔3由配設於固定部件5之端面5a與可移動部件6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6的與固定部件5相對之末端處之端面6a之間的(例如)小於0.01 mm之細小間隙K構成,所以將孔3之內部壓力調節為諸如70 MPa至350 MPa或350 MPa以上之高壓。因此,藉由在高壓下自孔3迅速排出材料G,藉由較大壓差而以高精度分割並處理材料G。 另外,因為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將軸閥12支撐於缸殼體11中,所以此軸閥12藉由馬達M之驅動力而經由配置於其另一端處之旋轉傳動部件14在10轉/分至100轉/分之範圍內正向或反向旋轉。因此,因為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藉由馬達M之驅動力而旋轉且攪拌並流化懸浮液2,所以即使當懸浮液2為黏性的時,孔3亦不被材料G堵塞,排出壓力被保持為高,且材料G被以高精度有效分割。附帶地,在如圖1所示之第一實施例中,馬達M以正向或反向方式使軸閥12旋轉。然而,此僅為實例,且本發明不限於此。馬達M可以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驅動軸閥12。 另外,若藉由將孔3嵌入缸殼體11中同時保持孔3之間隙K而將噴射閥統一化(unitize)為噴射閥單元,則該單元對於運輸及儲存於倉庫中為有用的。另外,當噴射閥出故障或降級時,易於改變噴射閥。 另外,孔3由配設於固定部件5之面對材料導入通道4之末端的端面5a與可移動部件6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6的與固定部件5相對之末端處之端面6a之間的(例如)小於0.01 mm之細小間隙K構成,從而孔3經由形成於孔3之外部周邊上的碰撞壁7而與配設於二次側處之材料處理通道8連通。因此,以高精度形成孔3。 第二實施例 圖3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二實施例。根據第二實施例,複數個滾珠軸承13'B(例如,四個滾珠軸承13'B)將軸閥12可旋轉地支撐於缸殼體11中。在同一方向上配置三個滾珠軸承13'B,且在不同方向上配置另一滾珠軸承13'B以增加在高壓下之密封能力。除此特徵外,其他結構與效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 第三實施例 圖4及圖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三實施例。根據第三實施例,噴射閥包括用於檢知連接至材料導入口9之未圖示增壓機械區的材料G之壓縮壓力之壓力感應器50,及用於基於壓力感應器50之檢知信號而使可移動部件6旋轉之馬達M。附帶地,圖4所示之壓力感應器50的位置僅係為了闡述之便利。 另外,根據第三實施例,在可移動部件6上形成具有相對於軸線X以小角θ傾斜之外周邊壁51a的頂端部51。將頂端部51鬆動地插入至具有傾斜內壁52之小徑收納孔洞11a中。可移動部件6之尖銳頂端部51之外周邊壁51a的傾角θ為相對於軸線X 1至20度。因此,藉由來回略微移動作為可移動部件之軸閥12進入安裝於作為固定部件之閥座VS上的具有傾斜內壁52之小徑收納孔洞11a,易於且無誤地在小徑收納孔洞11a之傾斜內壁52與軸閥12的頂端部件12c之外周邊壁51a之間形成作為小間隙之孔3。即,若傾角θ大於20度,則待插入至小徑收納孔洞11a中之頂端部件12c的插入長度將較長,然而,用於精確加工小徑收納孔洞11a及頂端部件12c之工時(labor time)將較長。另外,若傾角θ小於一度,則工時將較短,且小徑收納孔洞11a及頂端部件12c之製造將較為簡單。另外,在該情況下,插入長度將較短,且將易於製造作為小間隙之孔3。 另外,根據第三實施例,頂端部51為由金屬、金屬陶瓷或燒結碳化物製成,且藉由將安裝螺栓53之頂端53a旋緊至可移動部件6中而在軸方向X上可拆卸地安裝至可移動部件6之頂端部件12c。因此,易於藉由放鬆安裝螺栓53而替換頂端部件12c。因此,易於維護頂端部件12c。 另外,根據第三實施例,使用具有凸緣11d之缸殼體11。此缸殼體11面對缸收納殼體30A。藉由複數個螺栓V2及螺帽N接合凸緣11d與形成於缸收納殼體30A上之凸緣30A1。因此,可拆卸地接合缸殼體11與缸收納殼體30A。 根據第三實施例,當壓力感應器50檢知得未圖示增壓機械區的材料G之壓縮壓力為規定壓力值時,作為驅動源之馬達M旋轉。馬達M之驅動力經由諸如滑輪18、滑輪19及帶20之旋轉傳動部件14而使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在10轉/分至100轉/分之範圍內正向或反向旋轉。因此,因為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藉由馬達M之驅動力而旋轉且攪拌並流化懸浮液2,所以即使當懸浮液2為黏性的時,孔3亦不被材料G堵塞,排出壓力被保持為高,且材料G被以高精度有效處理或分割。 另外,藉由缸30之擠壓力以來回可移動之方式將具有以相對於軸線X之小角θ(例如,1至20度)而傾斜之外周邊壁51a的頂端部51插入至具有傾斜內壁52之小徑收納孔洞11a中。因此,易於在固定部件5之傾斜內壁52與可移動部件6之陡峭外周邊壁51a之間保持具有小於0.01 mm之微小間隙K的孔3。因此,將孔3之內部壓力調節為諸如70 MPa至350 MPa或350 MPa以上之高壓。因此,在高壓下自孔3迅速排出材料G,且材料G以較大壓差而經處理且以高精度而經分割。 另外,根據第三實施例,當孔3被材料G堵塞時,藉由缸30之擠壓力而來回稍稍移動軸閥12,從而改變孔3之間隙K的寬度以易於排出堵塞之材料G。 另外,根據第三實施例,頂端部51為由金屬、金屬陶瓷或燒結碳化物製成,且藉由將安裝螺栓53之頂端53a旋緊至可移動部件6中而在軸方向X上可拆卸地安裝至可移動部件6之頂端部件12c。因此,即使當材料G為微小碳化物固體時,材料G亦在材料G自孔3迅速排出時與頂端部件12c碰撞且破碎。接著,材料G無誤地自在徑向R上具有小間隙K之孔3排出,且與碰撞壁7碰撞以進一步被分割。 在頂端部件12c磨損時,藉由擰回安裝螺栓53,且替換新的頂端部件12c。因此,易於保持孔3之(諸如)小於0.01 mm的微小間隙K。 另外,根據第三實施例,若將噴射閥統一化為噴射閥單元,則替換變得磨損或降級之軸閥12、頂端部件12c或其類似物的工時可減少。 第四實施例 圖6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四實施例。根據第四實施例,頂端部件12c由待鬆動地插入至小徑收納孔洞11a中之小徑頂端部51A及與端面5a相對之大直徑環形軸肩零件51B構成。因此,藉由減少頂端部件12c之磨蝕及降級,頂端部件12c之機械壽命可長於在第三實施例中之機械壽命。 第五實施例 圖7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五實施例。根據第五實施例,如同第三實施例,作為頂端部51之頂端部件12c形成於以相對於軸線X之小角θ傾斜的外周邊壁51a上。根據第五實施例,如同第一實施例,孔3之在徑向R上(例如)小於0.01 mm的微小間隙K形成於固定部件5之端面5a與可移動部件6之端面6a之間。 第六實施例 圖8至圖11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六實施例。根據第六實施例,連通至材料導入通道4之材料導入口9形成於缸殼體11之一側上。用於藉由相對於閥座VS來回移動可移動部件6而調節孔3之間隙K的方向切換通道80形成於缸殼體11之內側上。經由連接部件82在軸方向I上以整合及可連接方式提供複數個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 另外,缸殼體11在軸方向I上至少連接具有內部壓力調節閥設定區域N1(在其上形成孔3)之缸殼體區塊81B、具有用於經由旋轉傳動部件14導入馬達M之驅動力的動力導入區域N2之缸殼體區塊81C及具有方向切換通道80之其他缸殼體區塊81D、81E,該方向切換通道80由用於使可移動部件6相對於閥座VS向前移動之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a、83b及/或用於使可移動部件6相對於閥座VS向後移動之後退壓力導入通道83c構成。 另外,複數個導桿84(在圖11中為兩個導桿)自缸殼體區塊中之任一者(例如,缸殼體區塊81E)的一側或兩側突出,且經由軸承85在軸方向I上可移動地穿過其他缸區塊81A、81B、81C、81D。因此,在圖11中,藉由自作為連接部件82之螺栓90解除,其他缸區塊81A、81B、81C、81D以可移動方式沿導桿84彼此分離。 另外,根據第六實施例,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以大體上圓柱體形狀而形成,該圓柱體形狀由前半部12A及後半部12B構成以易於分離、處理及移動。另外,經由止推軸承13A及輥軸承13B將軸閥12以可旋轉方式支撐於缸殼體11之內部。另外,藉由馬達M之驅動力經由安裝於軸閥12之實質上的中心上之旋轉傳動部件14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提供軸閥12。 另外,可移動部件6之頂端部件12c由小徑頂端部51A及形成於小徑頂端部51A之外部周邊(在其後側)上的大直徑環形軸肩零件51B構成。以來回可移動之方式將小徑頂端部51A鬆動地插入至形成於固定部件5之內部周邊上,具有傾斜內壁52的錐形小徑收納孔洞11a'中。 第一溢出部86形成於可移動部件6之大致中間處的外部周邊上以用於承受自形成於缸殼體11上之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b供應的壓力。第二溢出部87形成於可移動部件6之後側處的外部周邊上以用於承受來自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a及後退壓力導入通道83c之壓力。 藉由將安裝螺栓53之頂端53a旋緊至可移動部件6中而使小徑頂端部51A在軸方向X上可拆卸地安裝至可移動部件6之頂端。另外,小徑頂端部51A由頂端部件12c構成,該頂端部件12c由燒結碳化物製成。 另外,根據第六實施例,旋轉傳動部件14由包括安裝於馬達軸17上之驅動齒輪89A的齒輪構成。即,如圖8及圖10所示,第六實施例之旋轉傳動部件14由安裝於馬達軸17上之驅動齒輪89A、與驅動齒輪89A嚙合之中間齒輪89B及與中間齒輪89B嚙合之大直徑收納齒輪89C構成。 另外,連接部件82為旋緊至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且與其以可分離方式整合之複數個螺栓90。 根據第六實施例,停止器91形成於可移動部件6之後側處的外部周邊上且收納於在缸殼體區塊81D之前側上形成的收納凹座92中。藉由停止器91撞擊於缸殼體區塊81C之後壁上而使可移動部件6之前進移動停止。另外,藉由以鎖定台階93鎖定停止器91之大直徑鎖定零件91a而使可移動部件6之後退移動停止。 另外,根據第六實施例,在吸收過程之每一循環經由材料導入口9吸收包括材料G的所要量之懸浮液2。接著,藉由未圖示增壓機械區在高壓下壓縮材料G。接著,在高壓下使材料G以高速通過安裝於高壓均質化機械區1上之孔3以使得材料G經均質化或分割而分散、乳化、霧化,或者材料G之細胞破碎。 附帶地,根據第六實施例,如圖9及圖10所示,小徑頂端部51A形成於可移動部件6上,且可相對於錐形小徑收納孔洞11a'來回移動。因此,當第一溢出部86及第二溢出部87之後壁承受經由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a、83b供應的諸如油壓之壓力時,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相對於作為固定部件5之閥座VS向前移動。另外,當第二溢出部87之前壁承受經由形成於缸殼體區塊81D上之後退壓力導入通道83c供應的壓力時,軸閥12相對於閥座VS向後移動。因此,調節微小孔3之間隙K的寬度。 因此,缸殼體11包括在內部包括材料導入通道4之固定部件5及在固定部件5之軸方向上與固定部件5相對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的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另外,具有(例如)小於0.01 mm之微小間隙K的孔3形成於固定部件5之面對材料導入通道4之末端的端面5a與可移動部件6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6的與固定部件5相對之末端處之端面6a之間。因此,包括材料G之懸浮液2經由材料導入口9而導入高壓均質化機械區1中,藉由未圖示增壓機械區在高壓下被壓縮且經由孔3迅速排出。因此,材料G藉由較大壓差而分散,且與由燒結碳化物製成之頂端部件12c碰撞,接著與形成於孔3之外部周邊上及錐形小徑收納孔洞11a'之內部周邊上的環形碰撞壁7再次碰撞。因此,有效地分割或均質化材料G。 另外,如上文所描述,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a、83b形成於缸殼體11中之缸區塊殼體81E、81C的內部上,且後退壓力導入通道83c形成於缸殼體區塊81E之內部上。因此,缸殼體11之內部高度氣密。因此,向前及向後移動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或停止軸閥12之回應較為快速,且軸閥12以高精度受到精細控制。 此時,可移動部件6抵抗藉由材料G經由孔3之排出的高壓向前或向後移動以使得孔3之間隙K得到正確保持。因此,孔3不被材料G堵塞,且高壓均質機可連續操作。另外,可對應於材料G之硬度或大小而精細地調節孔3之間隙K。因此,材料G經由孔3之無意洩漏得到防止,且材料G在高壓下被以高精度有效分割或均質化。 另外,經由輥軸承部件13將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以可正向或反向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支撐於缸殼體11中。因此,當未圖示感應器檢知到未圖示增壓機械區處的材料G之壓縮壓力為預定值時,根據壓力感應器之檢知信號而驅動並旋轉作為驅動源之馬達M。因此,軸閥12經由配置於其另一端處(在徑向R及軸方向I上無任何偏差)的作為旋轉傳動部件14之驅動齒輪89A、中間齒輪89B及收納齒輪89C而在10轉/分至100轉/分之範圍內旋轉。因此,因為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藉由馬達M之驅動力而旋轉且攪拌並流化懸浮液2,所以即使當懸浮液2為黏性的時,孔3亦不被材料G堵塞,排出壓力被保持為高,且材料G被以高精度有效分割或均質化。 附帶地,當頂端部件12c由於與包括於經由孔3排出之懸浮液2中之硬質材料G的碰撞而被磨蝕時,藉由擰回安裝螺栓53而將磨蝕之頂端部件12c自安裝螺栓53拆卸且以新的頂端部件12c加以替換。 另外,根據第六實施例,缸殼體11由缸殼體區塊81A、具有內部壓力調節閥設定區域N1(在其中形成孔3)之缸殼體區塊81B、具有經由旋轉傳動部件14導入馬達M之驅動力的動力導入區域N2之缸殼體區塊81C、缸殼體區塊81E、81C(在其中形成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a、83b用於使可移動部件6相對於作為固定部件5之閥座VS向前移動)及缸殼體區塊81E(在其中形成後退壓力導入通道83c用於使可移動部件6相對於閥座VS向後移動)構成。藉由用作連接部件82之螺栓90在軸方向I上連接此等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因此,當懸浮液2為黏性的且孔3被材料G堵塞時,解除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之連接,且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在軸方向上沿平衡導桿84移動且彼此分離(見圖9)。 此時,因為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經由軸承85在軸方向I上沿平衡導桿84移動,所以即使在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較重時,亦僅藉由輕輕按壓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而使其容易且平滑地移動。在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彼此分離之後,產生空間以易於以新的元件來替換磨蝕之軸閥12、磨蝕之驅動齒輪89A、磨蝕之中間齒輪89B或磨蝕之收納齒輪89C。另外,當孔3被材料G堵塞時,易於清洗孔3。 在替換零件或清洗孔3之後,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沿平衡導桿84在軸方向I上移回以藉由螺栓90彼此連接。因此,易於替換高壓均質機之零件,且高壓均質機之維護為容易的。 第七實施例 圖12至圖17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七實施例。根據第七實施例,將與材料導入通道4連通之材料導入口9配設於缸殼體11之一側,將材料排出口10配設於孔3後方,在缸殼體11之內部形成用於藉由相對於閥座VS向前或向後移動可移動部件6而調節孔3之間隙K的方向切換通道80,且經由連接部件82在軸方向I上使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彼此連接。 另外,缸殼體11在軸方向I上至少連接具有內部壓力調節閥設定區域N1(在其中形成孔3)之缸殼體區塊81B、具有經由旋轉傳動部件14導入馬達M之驅動力的動力導入區域N2之缸殼體區塊81C、具有方向切換通道80之缸殼體區塊81C、81D、81E,該方向切換通道80由用於使可移動部件6相對於作為固定部件5之閥座VS向前移動的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a、83b及用於使可移動部件6相對於閥座VS向後移動之後退壓力導入通道83c構成。 另外,複數個導桿84(在圖14中為兩個導桿)自缸殼體區塊中之任一者(例如,缸殼體區塊81E)的一側或兩側突出,且經由軸承85在軸方向I上可移動地穿過其他缸區塊81A、81B、81C、81D。因此,(例如)在圖12、圖13、圖17中,藉由自連接部件82解除,其他缸區塊81A、81B、81C、81D以可移動方式沿導桿84彼此分離。 然而,根據第七實施例,在分割、分散、乳化、霧化材料G或使材料之細胞破碎之正常時間中,在藉由導桿84以可移動方式支撐若干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的同時,藉由連接部件82以不可移動方式將若干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連接於配設於安裝基座100之左右方的支撐桿101在寬度方向W上之大致中間的設定位置S處。另外,藉由升降缸102而以相對於連接部件82可上升之方式支撐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或連接部件82中之任一者(在第七實施例中為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在替換零件或清洗噴射閥之內部的維護時間中,藉由升降缸102以移動允許高度h(其允許導桿84在橫向方向H、L上移動)相對於連接部件82向上移動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或連接部件82中之任一者(在第七實施例中為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 另外,根據第七實施例,連接部件82為用以接合向下移動至安裝基座100上設定位置S(見圖12)之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之夾緊缸103。第一溢出部103b及第二溢出部103c形成於夾緊缸103之缸桿103a的外部周邊上。停止器103d形成於支撐桿101之與夾緊缸103相對的一端。停止器103d與夾緊缸103一同工作以將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夾緊並連接於設定位置S處。附帶地,根據第七實施例,在圖12、圖13、圖15、圖16、圖17中僅展示右側夾緊缸103。然而,夾緊缸103配設於左側及右側而彼此相對。缸桿103a按壓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以將其夾緊。兩個夾緊缸允許快速且無誤地夾緊及解除按壓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之缸桿103a。 另外,根據第七實施例,使用用於打開及關閉材料導入口9之缸104以控制材料G之饋入速率。將具有大體上馬蹄形狀之間隔物105A、105B以可拆卸方式插入至形成於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之兩端的多餘間隙中以允許藉由夾緊缸103之夾緊力而定位高壓均質化機械區1。 另外,根據第七實施例,如圖12所示,當第一溢出部86及第二溢出部87之後壁承受經由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a、83b供應的諸如油壓之壓力時,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相對於作為固定部件5之閥座VS向前移動。另外,當第二溢出部87之前壁承受經由形成於缸殼體區塊81D上之後退壓力導入通道83c供應的壓力時,軸閥12相對於閥座VS向後移動。因此,調節微小孔3之間隙K的寬度。 因此,缸殼體11包括在內部包括材料導入通道4之固定部件5及在固定部件5之軸方向上與固定部件5相對以可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配設的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另外,具有(例如)小於0.01 mm之微小間隙K的孔3形成於固定部件5之面對材料導入通道4之末端的端面5a與可移動部件6之配設於可移動部件6的與固定部件5相對之末端處之端面6a之間。因此,包括材料G之懸浮液2經由材料導入口9而導入高壓均質化機械區1中,藉由未圖示增壓機械區在高壓下被壓縮且經由孔3迅速排出。因此,材料G藉由較大壓差而分散,且與由燒結碳化物製成之頂端部件12c碰撞,接著與形成於孔3之外部周邊上及錐形小徑收納孔洞11a'之內部周邊上的環形碰撞壁7再次碰撞。因此,有效地分割或均質化材料G。 另外,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a、83b形成於缸殼體11中之缸區塊殼體81E、81C的內部上,且後退壓力導入通道83c形成於缸殼體區塊81E之內部上。因此,缸殼體11之內部高度氣密。因此,向前及向後移動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或停止軸閥12之回應較為快速,且軸閥12以高精度受到精細控制。 此時,可移動部件6抵抗藉由材料G經由孔3之排出的高壓向前或向後移動以使得孔3之間隙K得到正確保持。因此,孔3不被材料G堵塞,且高壓均質機可連續操作。另外,可對應於材料G之硬度或大小而精細地調節孔3之間隙K。因此,材料G經由孔3之無意洩漏得到防止,且材料G在高壓下被以高精度有效分割或均質化。 另外,當未圖示感應器檢知到未圖示增壓機械區處的材料G之壓縮壓力為預定值時,根據壓力感應器之檢知信號而驅動並旋轉作為驅動源之馬達M。因此,軸閥12經由配置於其另一端處(在徑向R及軸方向I上無任何偏差)的作為旋轉傳動部件14之驅動齒輪89A、中間齒輪89B及收納齒輪89C而在10轉/分至100轉/分之範圍內旋轉。因此,因為作為可移動部件6之軸閥12藉由馬達M之驅動力而旋轉且攪拌並流化懸浮液2,所以即使當懸浮液2為黏性的時,孔3亦不被材料G堵塞,排出壓力被保持為高,且材料G被以高精度有效分割或均質化。 另外,根據第七實施例,缸殼體11由缸殼體區塊81A、具有內部壓力調節閥設定區域N1(在其中形成孔3)之缸殼體區塊81B、具有經由旋轉傳動部件14導入馬達M之驅動力的動力導入區域N2之缸殼體區塊81C、缸殼體區塊81E、81C(在其中形成前進壓力導入通道83a、83b用於使可移動部件6相對於作為固定部件5之閥座VS向前移動)及缸殼體區塊81E(在其中形成後退壓力導入通道83c用於使可移動部件6相對於閥座VS向後移動)構成。藉由夾緊缸103之夾緊力而在軸方向I上連接此等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因此,當懸浮液2為黏性的且孔3被材料G堵塞時,解除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之連接。接著,藉由驅動升降缸102而以高度h相對於安裝基座100之停止位置S向上移動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接著,手動使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沿平衡導桿84在橫向方向H、L上移動以彼此分離(見圖17)。 此時,因為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經由軸承85在軸方向I上沿平衡導桿84移動,所以即使在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較重時,亦僅藉由輕輕按壓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而使其容易且平滑地移動。在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彼此分離之後,產生空間以易於以新的元件來替換磨蝕之軸閥12、磨蝕之驅動齒輪89A、磨蝕之中間齒輪89B或磨蝕之收納齒輪89C。另外,當孔3被材料G堵塞時,易於清洗孔3。高度h及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之間的間隙經決定以易於替換零件及清洗孔3。 在替換零件或清洗孔3之後,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沿平衡導桿84在橫向方向H、L上移回。接著,藉由驅動升降缸102以收縮缸桿102a,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向下移動至安裝基座100之設定位置S。接著,作為連接部件82之夾緊缸103及停止器103d在橫向方向H、L上夾緊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見圖12)。因此,易於替換高壓均質機之零件,且高壓均質機之維護為容易的。 第八實施例 圖18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八實施例。根據先前第七實施例,在分割、分散、乳化、霧化材料G或使材料之細胞破碎之正常時間中,在藉由導桿84以可移動方式支撐若干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的同時,藉由連接部件82以不可移動方式將若干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連接於配設於安裝基座100之左右方的支撐桿101在寬度方向W上之大致中間的設定位置S處。另外,藉由升降缸102而以相對於連接部件82可上升之方式支撐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或連接部件82中之任一者(在第七實施例中為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在替換零件或清洗噴射閥之內部的維護時間中,藉由升降缸102以移動允許高度h(其允許導桿84在橫向方向H、L上移動)相對於連接部件82向上移動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或連接部件82中之任一者(在第七實施例中為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根據第八實施例,與第七實施例相反,在替換零件或清洗噴射閥之內部的維護時間中,升降缸102以移動允許高度h向上或向下移動作為連接部件82之夾緊缸103及停止器103d以允許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在橫向方向H、L上移動。另外,根據第七實施例,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較重且難以向上或向下移動。另一方面,根據第八實施例,連接部件82較輕且易於向上或向下移動。因此,升降缸102在第八實施例中之動力輸出可小於在第七實施例中的動力輸出,且第八實施例中之升降缸102可小於在第七實施例中之升降缸102。 第九實施例 圖19及圖20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九實施例。根據第九實施例,與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分離之連接部件82經由支撐桿101在寬度方向W上安裝至安裝於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上之交聯110。交聯110在寬度方向W上之一側經由臂100A以圍繞旋轉支撐軸104可樞轉之方式安裝於安裝基座100上。交聯110在寬度方向W上之另一端接合至升降缸102之缸桿102a。在替換零件或清洗缸殼體11之內部的維護時間中,藉由驅動升降缸102,連接部件82以移動允許高度h關於旋轉支撐軸104傾斜以允許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在橫向方向H、L上自設定位置S移動。 在驅動升降缸102時,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上之交聯110在圖20中之順時針方向上關於升降缸102而旋轉,且向上移動。因此,因為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關於升降缸102旋轉以向上移動,所以允許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在導桿84之導引下在橫向方向H、L上移動之移動允許高度h得到有效的保證。因此,藉由在導桿84之導引下移開或連接缸殼體11,可在較小及較窄的空間中無誤且容易地替換缸殼體11之零件。另外,高壓均質機亦易於拆卸、裝配及清洗以形成具有合適間隙K之孔3。 另外,根據第九實施例,藉由驅動升降缸102,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連同交聯110關於升降缸102在順時針方向上旋轉從而以移動允許高度h向上移動以允許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在橫向方向H、L上移動。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連同交聯110可在逆時針方向上旋轉從而以移動允許高度h向上移動。另外,根據第九實施例,交聯110安裝於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上。然而,可將交聯110安裝於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之下。另外,升降缸102可安裝於缸殼體區塊81A、81B、81C、81D、81E之上側上。 另外,根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及第九實施例,馬達M經由旋轉傳動部件14使軸閥12正向或反向旋轉以防止孔3被材料G堵塞。然而,此僅為一實例。根據本發明,馬達可搖動或振動軸閥12以防止軸閥12被材料G堵塞。 雖然已參看隨附圖式經由實例而充分描述了本發明,但應理解各種改變及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為顯而易見的。因此,除非該等改變及修改脫離後文所界定的本發明之範疇,否則應將其解釋為包括於該範疇中。 1‧‧‧高壓均質化機械區 2‧‧‧懸浮液 3‧‧‧小徑孔 4‧‧‧材料導入通道 5‧‧‧固定部件 5a‧‧‧端面 6‧‧‧可移動部件 6a‧‧‧端面 7‧‧‧碰撞壁 8‧‧‧材料處理通道 9‧‧‧材料導入口 10‧‧‧材料排出口 11‧‧‧缸殼體 11a‧‧‧小徑收納孔洞 11a'‧‧‧小徑收納孔洞 11b‧‧‧大直徑收納孔洞 11c‧‧‧內螺紋零件 11d‧‧‧凸緣 12‧‧‧軸閥 12A‧‧‧前半部 12a‧‧‧截圓錐 12B‧‧‧後半部 12b‧‧‧大直徑零件 12c‧‧‧頂端部件 13‧‧‧輥軸承部件 13A‧‧‧止推軸承 13B‧‧‧滾珠軸承/輥軸承 13'B‧‧‧滾珠軸承 14‧‧‧旋轉傳動部件 15‧‧‧停止器 15A‧‧‧轂板 15a‧‧‧外螺紋零件 16‧‧‧停止板 17‧‧‧馬達軸 18‧‧‧滑輪 19‧‧‧滑輪 20‧‧‧帶 30‧‧‧缸 30A‧‧‧缸收納殼體 30A1‧‧‧凸緣 50‧‧‧壓力感應器 51‧‧‧頂端部 51A‧‧‧小徑頂端部 51a‧‧‧外周邊壁 51B‧‧‧大直徑環形軸肩零件 52‧‧‧傾斜內壁 53‧‧‧安裝螺栓 53a‧‧‧頂端 80‧‧‧方向切換通道 81A‧‧‧缸殼體區塊 81B‧‧‧缸殼體區塊 81C‧‧‧缸殼體區塊 81D‧‧‧缸殼體區塊 81E‧‧‧缸殼體區塊 82‧‧‧連接部件 83a‧‧‧前進壓力導入通道 83b‧‧‧前進壓力導入通道 83c‧‧‧後退壓力導入通道 84‧‧‧導桿 85‧‧‧軸承 86‧‧‧第一溢出部 87‧‧‧第二溢出部 89A‧‧‧驅動齒輪 89B‧‧‧中間齒輪 89C‧‧‧大直徑收納齒輪 90‧‧‧螺栓 91‧‧‧停止器 91a‧‧‧大直徑鎖定零件 92‧‧‧收納凹座 93‧‧‧鎖定台階 100‧‧‧安裝基座 100A‧‧‧臂 101‧‧‧支撐桿 102‧‧‧升降缸 102a‧‧‧缸桿 103‧‧‧夾緊缸 103a‧‧‧缸桿 103b‧‧‧第一溢出部 103c‧‧‧第二溢出部 103d‧‧‧停止器 104‧‧‧缸/旋轉支撐軸 105A‧‧‧間隔物 105B‧‧‧間隔物 110‧‧‧交聯 h‧‧‧高度 H‧‧‧橫向方向 I‧‧‧軸方向 G‧‧‧材料 K‧‧‧間隙 L‧‧‧橫向方向 M‧‧‧馬達 N‧‧‧螺帽 N1‧‧‧內部壓力調節閥設定區域 N2‧‧‧動力導入區域 R‧‧‧徑向 S‧‧‧設定位置/停止位置 V1‧‧‧螺栓 V2‧‧‧螺栓 VS‧‧‧閥座 W‧‧‧寬度方向 X‧‧‧軸線 θ‧‧‧傾角 圖1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一實施例之剖視圖;圖2為展示該第一實施例之部分放大剖視圖;圖3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二實施例之剖視圖;圖4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三實施例之剖視圖;圖5為展示第三實施例之放大剖視圖;圖6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四實施例之剖視圖;圖7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五實施例之剖視圖;圖8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六實施例之剖視圖;圖9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缸殼體中之分離缸殼體區塊之剖視圖;圖10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孔之放大剖視圖;圖11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側視圖;圖12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七實施例之正視圖;圖13為該第七實施例之平面圖;圖14為該第七實施例之放大側視圖;圖15為該第七實施例之剖視圖;圖16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上升的噴射閥的平面圖;圖17為展示橫向分離的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之平面圖;圖18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八實施例之正視圖;圖19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的第九實施例之正視圖;且圖20為第九實施例之側視圖。 1‧‧‧高壓均質化機械區 2‧‧‧懸浮液 3‧‧‧小徑孔 4‧‧‧材料導入通道 5‧‧‧固定部件 6‧‧‧可移動部件 6a‧‧‧端面 8‧‧‧材料處理通道 9‧‧‧材料導入口 10‧‧‧材料排出口 11‧‧‧缸殼體 12‧‧‧軸閥 12A‧‧‧前半部 12B‧‧‧後半部 12c‧‧‧頂端部件 13‧‧‧輥軸承部件 13B‧‧‧滾珠軸承/輥軸承 14‧‧‧旋轉傳動部件 80‧‧‧方向切換通道 81A‧‧‧缸殼體區塊 81B‧‧‧缸殼體區塊 81C‧‧‧缸殼體區塊 81D‧‧‧缸殼體區塊 81E‧‧‧缸殼體區塊 82‧‧‧連接部件 83a‧‧‧前進壓力導入通道 83b‧‧‧前進壓力導入通道 83c‧‧‧後退壓力導入通道 84‧‧‧導桿 86‧‧‧第一溢出部 87‧‧‧第二溢出部 89A‧‧‧驅動齒輪 89B‧‧‧中間齒輪 89C‧‧‧大直徑收納齒輪 91‧‧‧停止器 91a‧‧‧大直徑鎖定零件 92‧‧‧收納凹座 93‧‧‧鎖定台階 100‧‧‧安裝基座 101‧‧‧支撐桿 102‧‧‧升降缸 103‧‧‧夾緊缸 103a‧‧‧缸桿 103b‧‧‧第一溢出部 103c‧‧‧第二溢出部 103d‧‧‧停止器 104‧‧‧缸/旋轉支撐軸 105A‧‧‧間隔物 105B‧‧‧間隔物 H‧‧‧橫向方向 I‧‧‧軸方向 G‧‧‧材料 K‧‧‧間隙 L‧‧‧橫向方向 M‧‧‧馬達 N1‧‧‧內部壓力調節閥設定區域 N2‧‧‧動力導入區域 R‧‧‧徑向 S‧‧‧設定位置/停止位置 VS‧‧‧閥座
权利要求:
Claims (7) [1] 一種用於一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單元,其包含:一固定部件,其在一缸殼體中具有一材料導入通道;及一可移動部件,其在該固定部件之一軸方向上與該固定部件相對而以可正向及反向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被配設,其中該噴射閥之一孔由配設於該固定部件之面對該材料導入通道之一末端的一端面、與該可移動部件之配設在該可移動部件之與該固定部件相對之一末端處之一端面之間的一細小間隙構成,且其中該孔經由形成於該孔之一外部周邊處的一碰撞壁而與配設於一二次側處之一材料處理通道連通;其中將該缸殼體在該軸方向上劃分為若干個缸殼體區塊,且該等缸殼體區塊經由連接部件在該軸方向上彼此連接,其中自該等缸殼體區塊中之一者的一側或兩側突出之複數個導桿經由軸承在該軸方向上可移動地穿過其他缸殼體區塊,且在解除與該等連接部件之連接後,上述其他缸殼體區塊由該等導桿導引而彼此分離。 [2] 如請求項1之噴射閥單元,其進一步包含:一頂端部件,其由燒結碳化物製成,且藉由使一安裝螺栓之一頂端旋緊至該頂端部件中而可拆卸地安裝至該可移動部件,其中該安裝螺栓係在該可移動部件之一內部軸的一方向上被插入至該可移動部件中。 [3] 如請求項1之噴射閥單元,其中該可移動部件為一軸閥,該軸閥經由一輥軸承部件而被支撐於該缸殼體中,且藉由馬達之驅動力經由配置於其另一端處之一旋轉傳動部件而以可正向及反向旋轉、可搖動或振動方式被配設。 [4] 如請求項1之噴射閥單元,其中在該可移動部件之一頂端部或頂端部件上形成具有一相對於一軸線之小傾角之一外周邊壁,且將該頂端部或該頂端部件鬆動地插入至內周邊壁傾斜的該固定部件之小徑收納孔洞中。 [5] 如請求項1之噴射閥單元,其中外周邊壁之傾角相對於軸線為一至二十度。 [6] 如請求項1之噴射閥單元,其中上述連接部件為可旋緊至該等缸殼體區塊中而以可分離方式與該等缸殼體區塊整體化的複數個螺栓。 [7] 如請求項1之噴射閥單元,其中上述連接部件為夾緊缸,該夾緊缸用以使向下移動至基座之複數個上述缸殼體區塊於下降位置處接合。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28526B|2014-03-01|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及高壓均質機之噴射閥單元 EP2196688B1|2011-05-25|Magnetrührer EP1410847B1|2018-03-28|Interchangeable nozzle for a dispensing module US7014134B2|2006-03-21|Stirred ball mill US8167480B2|2012-05-01|Processing unit JP4539499B2|2010-09-08|振動加工装置及び振動加工方法 US8006717B2|2011-08-30|Injection valve of high pressure homogenizer and injection valve unit of the same KR101804505B1|2017-12-04|브리켓 장치 JP2008544843A|2008-12-11|混合機及び混合の方法 JP2008528326A|2008-07-31|流体押出用の押出機システム JP2013061057A|2013-04-04|回転軸の軸封装置 CN1258650A|2000-07-05|用于玻璃成形机的颈环装置 CN104204573A|2014-12-10|静压气体轴承及使用该静压气体轴承的直动引导装置 JP6389520B2|2018-09-12|特に繊維質流体用途の均質化バルブ CN110640941B|2021-04-02|一种塑胶破碎机 US4273647A|1981-06-16|Apparatus for and a method of separating grinding bodies and ground material in an agitator mill JP2021134919A|2021-09-13|シール機構、および原料撹拌装置 JP6116736B1|2017-04-19|流量調節弁 US20070257573A1|2007-11-08|System concept for mills and classifiers with magnetic bearing spindle drives JP2021517212A|2021-07-15|ナノセルロース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H05116180A|1993-05-14|合成樹脂射出成形ユニツトの可塑化シリンダのノズル JPH06117556A|1994-04-26|分岐弁 USH2288H1|2014-01-07|Uniform shear valve for an extrusion machine CN106076198A|2016-11-09|一种造粒机 CA2185034A1|1997-03-09|Molding material under the application of shear, compressive and/or tensile loads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JP2008238156A|2008-10-09| TWI428526B|2014-03-01| JP5185588B2|2013-04-17| CN101254427B|2010-12-08| AT451167T|2009-12-15| CN101254427A|2008-09-03| KR100956084B1|2010-05-07| JP2013099740A|2013-05-23| TWI420034B|2013-12-21| DE602008000348D1|2010-01-21| JP5629892B2|2014-11-26| TW200902890A|2009-01-16| KR20080080059A|2008-09-02|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CH505678A|1968-12-10|1971-04-15|Henrik Dipl Ing Nielaender|Vorrichtung zum Mischen und Plastifizieren von Kunststoffen, Kautschuk und gegebenenfalls anderen Materialien unter Einwirkung von regelbaren Druck-, Friktions- und Scherkräften| US3980280A|1972-06-05|1976-09-14|Energy Research & Generation, Inc.|Oscillatory mixer and method| US3937447A|1972-12-27|1976-02-10|Siemag Siegener Maschinenbau Gmbh|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JPS501162A|1972-12-27|1975-01-08||| ZA784889B|1977-09-20|1979-08-29|Imp Group Ltd|Treatment of slurries and liquids| GB2070449A|1980-02-28|1981-09-09|Vickers Ltd|Homogeniser| JPH0516893B2|1984-12-21|1993-03-05|Daicel Chem|| US4773833A|1987-04-13|1988-09-27|Apv Gaulin, Inc.|High pressure homogenizer pump| US4878815A|1988-05-18|1989-11-07|Stachowiak J Edward|High pressure reciprocating pump apparatus| JPH0478932U|1990-11-16|1992-07-09||| CN1031107C|1992-07-08|1996-02-28|中国矿业大学|超细匀化器| US5984519A|1996-12-26|1999-11-16|Genus Corporation|Fine particle producing devices| JPH10180066A|1996-12-26|1998-07-07|Jiinasu:Kk|微粒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149375B2|1997-01-14|2001-03-26|株式会社ジーナス|微粒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SE513519C2|1998-09-15|2000-09-25|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Metod för homogenisering av en trycksatt, vätskeformig emulsion| JP3021448B1|1999-04-05|2000-03-15|エス・ジー・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物質の微粒化装置| WO2002081068A1|2001-04-05|2002-10-17|Toyo-Sun Machinery Co.,Ltd|Melangeur et commande de melangeur| CN2593888Y|2002-12-20|2003-12-24|天津市特斯达食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高压均质机| US7186018B2|2003-05-07|2007-03-06|Ashland Licensing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Fuel processing device having magnetic coupling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reof| JP4592474B2|2004-07-13|2010-12-01|成雄 安藤|高圧均質化装置、および高圧均質化方法|US8075127B2|2006-09-26|2011-12-13|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Printing apparatus, program, storage medium, method, and ink| JP5209576B2|2009-07-08|2013-06-12|株式会社スギノマシン|衝突装置| WO2011048678A1|2009-10-21|2011-04-28|ナノマイザー・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精製油の製造方法及び精油用攪拌装置| KR101073382B1|2011-08-18|2011-10-13|일신오토클레이브|원료의 고형화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고압 균질화장치| CN109833990A|2017-11-27|2019-06-04|广西明福科技有限公司|一种高效节能低噪空气压缩雾化器|
法律状态:
2015-12-0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JP2007049292||2007-02-28|| JP2007258749A|JP5185588B2|2007-02-28|2007-10-02|高圧均質化装置の噴射弁|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